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約翰福音》書序所論「道」的奧義為何?



是在問《約翰福音》第一章第一節所論「道」的奧義為何?

倘若要認識或理解這「道」,理所當然,應當讀過這一本書的全部,理解這一本書的全部。畢竟《約翰福音》的第一章,不過是有關於「道」的序言而已。

然而,這段序言與眾有別,卻也是這書全部的結論和總綱。因為作者寫作目的,是在為他這一番序言,作目擊者的見證。

他用他的結論來揭開這個奧義。

約1:1 太初有與神同在,就是神。
約1:2 太初與神同在。
約1:3 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
約1:4 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
約1:5 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
………
約1:14 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本書開首從太初有道」,序論「道與神同在」、「道就是上帝」、「這道太初與神同在」、「道成肉身」(道彰顯)。簡言之,這「道」指「神的解釋、說明和彰顯」;因此,「道」乃是解釋、說明並彰顯出來的 神。(見以下分說)


首先牧者認為,翻讀此書者,應當有的一個好奇 - 為何此書開門見山即為「道」(壯麗地) 宣告? 
這是因在寫作者的時代當時,已有不少假先知、異端、各樣錯謬的學說出現,混亂真道,混淆信徒。甚至敵基督者的為禍逼害與苦難脅迫,令身在其中的人心不解地生發許多疑惑。

從本書這樣的開頭即知,這書之目的,是要見證、告訴我們-「道」是唯一的(與真神不衝突的Person, 有位格的),又在天下云云之中,何者為真。

--------------------

書的中心要旨,(想當然的) 即開首的「道」一詞,英文版用 "The Word"(話語),〈聖經〉也被稱作 The Word of God「神的話語」。

太初有道」- 這第一句道出了宇宙萬有的本源。(而不是古今許多學說教理、萬家思想)。它證曰「有道」,
    第一、這是說,沒有「道」,世界不會有「太初」(時空萬有起始也)。
    第二、若非這「道」,世界不會有永恆原理和意義 (漫無目的秩序也)。
    第三、「道」是元首(先存而自主)。
    第四、「道」是造物主(這世界屬於「道」的地方)。

換言之,它暗示萬有從太初,無不是藉祂而生,靠祂而立,為祂而存。

正如使徒保羅所說:「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們作詩的,有人說:『我們也是他所生的。』」(徒17:28)

我們從作者隨後解釋:「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1:3) 可曉得,這句話在指出,「道」是萬有的「根基」或「根本」。論到這個根基是甚麼呢,造物主是藉著祂的話語(即「道」),作開始,創造世界的。

這個見證,就把在《創世記》第一章當中的那一位造物主,向我們揭開了。

(那麼,當作者稍後說:「…祂到自己的地方來…」(約1:11) 又是在對我們說甚麼呢?讀者不用猜了吧)


(插嘴一下: 每讀這裡,牧者感到可悲的,莫過於在它後面這句,「人卻不接待他」。傳道者有話要說:
當某人一有不爽,或會不留給人說話餘地;這世上也有人甚至極力抵擋,不留給上帝的僕人有說話的餘地。
若他敢把那態度搬到正義的法庭上,必自證是錯誤不公的。同理,凡私慾抵擋 神的話語者,每遇公理正義來質問,也只能自證虛偽愚昧、無力無用。)

---------------------

《聖經》首卷《創世記》開頭(第一章)記載:「起初上帝創造天地上帝說:」。這「起初」的意思與《約翰福音》的「太初」,是同一個意思 (註一)。事實上,從太初以來,從〈舊約〉到〈新約〉的時代,上帝始終不斷在進行著這樣的工作。(祂或直接出口,或藉使者送信。5:17)。

太初有道」-即在指出「道」是元首,在萬有之上居首位的造物主。從祂所出來的「一切」,如人氣息,更勝飲食。是我們的生命,和倚靠 (約6:35)。是一切萬有的始與終 (啟22:13)

讓我們對照一下,在《聖經》的〈舊約〉(預言耶穌要來)。先知說過了:「人饑渴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摩8:11)

在《聖經》的〈新約〉(果真耶穌來了),他也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著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路4:4)

直到《聖經》的結尾,仍然充滿這位「道」者所發出的言語。
《啟示錄》記載:「主神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阿拉法,俄梅戛:是希臘文字母首末二字),是昔在、今在、將要來臨的,全能者。」(啟1:8) (註二)

所以「太初有道…道就是 神」,這說明「道」是一切的本源、萬有所從來,與護持者。那麼,這是對萬有和我們這些受造者在說甚麼呢? -

如果有一天,造物主閉口不言,世界只會混亂。若祂後悔所言,收回了從創世以來祂口中的成命的話,那麼一切萬有,必將立刻退回到原來虛無之初。

(主耶穌豈不也同意地說了,「…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4:4 ))


但是,我們要感謝上帝!因祂曉得這麼做代表甚麼。祂在《聖經》以自己的信實向我們保證過,祂口裡所出的話語,絕不後悔,也絕不會落空 (詩89:34)

相對的,我們世人的心意行為也要配得上祂的這個恩典才行 (箴4:5~6, 5:5~7)。否則,儘管造物主雖未收回成命,但世界罪惡紛亂已到末日,也不是不可能的。(何6:5)

------------------------------

(說到 '末日' 此言,請容牧者在這裡說明一下)

牧者嘗聽聞有某些傳道者,只簡單地講說造物主是仁愛的,祂創造世界,絕對不是為了毀滅世界。所以在其主張之中,不但對於末日審判感到不可思議,也不相信有 世界末日。

有這種思想的人,他是搆到了本書所講到的那位「道」(「造物主」) 的美善,卻嚴重地忽視了本書中所講到「父神」 的主權(見下來解明),以及罪惡 能夠帶來毀滅的影響力。(註三)

請注意上述(這本書開頭)第一章4~5節,作者是在指出這個世界的現況(落入黑暗)、與祂不容的地方和原因。目擊者說「生命在祂裡頭」不但說明了祂對人與萬有一切的主權,也在宣告祂與這個萬有世界的存亡關係。

祂道成肉身,下凡來為要做幫助,因為在黑暗中的人不能接觸到祂。又若不肯接受祂,以致生命中(或說靈魂) 就有無垠的黑暗。

所以目擊者證曰,當「祂到自己的地方來」,(縱然,世間墮落與祂不配,但) 祂對世人的愛,是十分明顯的。祂說了:「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8:12)

那麼說到審判的事,我們固然深信,造物主是用無悔的愛與良善的屬性創造世界,護持世界。但也知道祂從來並沒有放棄自己的任何主權 (約12:48)。敢問不信者,請把祂透過先知們所發出的祝福與警戒的話語,兩樣都放在天平上吧,輕重是一樣的。

那麼,說到了末日,到底真理、或祂留給我們真正的信心是甚麼?乃是 - 當祂照著祂話語的警戒,要毀滅邪惡塵寰之前,祂也必定為義人先做好一切的收留(護持)措施了。(約14:1~3)

(讓我們回到主題繼續)

 ------------------------------

道與 神同在(1:1b)- 這「道」的奧義,不是形而上的,而是具體的,有位格(Person)的。這是當然必須的。因為若沒有一個 Person 存在,又怎能發出言語呢? 然而「道」並不是孤獨存在的個體,祂的屬性與 「父神」(此句中的「神」) 的屬性絕無衝突,而且不能分開 (8:16, 16:32)

祂的活動,完全與父神一致,或是從 父神而有、從祂而來的。(8:29, 12:49~50)

(這一點隱藏著三位一體的奧秘。然而猶太人對於主耶穌把「神」稱為「父」卻無法理解。見 約5:18, 8:54)

「父」,在《約翰福音》書當中,意指「本源、所從來」者。耶穌向人證明他所說所行,都是順從「父」的意念,和遵照「父」的吩咐 (約12:49~50, 14:10)。對此見證,他不遑讓地與猶太人辯論 (約8:42~44),也不諱言透露「我與父原為一」(約10:29~30)

道就是 神(1:1c)-這一句是把「道」的屬性與 「父神」認同與等同。「道」的存在,乃是有 父神的屬性,也有從父神而來的能力 (5:21~23)。見到了祂,如同見到父神 (12:45, 14:7)。事實上,「道」也就是「父神」的解釋、說明和彰顯。(5:18、3:31~36)

這道太初與 神同在(1:2)-「這道」-是特指這樣的道,或這一位「道」者。乃從創造世界之初(未造以先),便以具體的位格(Person)存在。那麼說來,祂這一位就是造物主。所以,作者接下來的證言說:「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1:3)  

(讀者若有認識到這些話的深奧,就不會忽視在 神創造的萬有中,充滿了能夠用以說明這道的素材、印記、表記,或或屬性樣式的喻表、正向的意義。(羅1:20))

所以讀者到此 (本書1:1~3),應會發現或者好奇,這位寫作者也是目擊者的約翰,到底對於這「道」的真相知道了多少? 對於「道就是 神」,他認識了有多深奧? 他要如何把這本書的內容,前後一貫地印證他在開頭作序中,全部對於「道」的證言呢?

(這應該是本書所以吸引人的地方)。

請繼續把本書閱讀下去吧,等你貫通《約翰福音》全書,其要旨亦即在證明,這「道」親自以肉身顯現,藉如此接近的距離,向人開口,面對面說話,為要使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



(下來讓我們繼續)

作者在本章第14節說:

道成了肉身(1:14)- 易言之,「道」不但是父神的解釋、說明,且是把 祂彰顯出來的 神。

要了解這句,還得看完全句:「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很顯然這句,透露作者使徒約翰(就是本書書名約翰),是在為耶穌基督帶著父神的神性來到,在肉身(人性中)將之彰顯而作的見證。他和使徒彼得(另一卷書信的作者)對耶穌基督的見識相同(彼前1:20),都是跟隨過耶穌,與耶穌在世上生活過的人物。

所以,在他筆下的這一本〈福音書〉,並不是用私人的評論,也不用複製其他可以對照互觀的〈福音書〉(馬太、馬可、路加)的講論。他單單把自己的目擊,所知所聞、所見所存的,寫了下來。這就是這本書的特色,和它十分生動可靠的地方。

耶穌的生平事蹟發端於第一世紀的開頭,但在〈新約〉開頭四本〈福音書〉當中,《約翰福音》出現最晚(在世紀末)。要說到這位寫作者約翰在公元第一世紀的最後寫下這本福音書的時機,其人乃是耶穌十二門徒當中,註定最長壽的一位。(為何是他,不是別人? 這有耶穌旨意的揀選。約21:22, 可9:1)。

因約翰的基督論,是寫於一個異端興起,敵基督與假先知迷惑,教義混亂,面對無數基督徒為這信仰殉道,或在世界受苦受難,聖徒人心無助,企求正解的世代。乃有安慰與匡正 神的「真道」的作用。

《約翰福音》論「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道太初與神同在。」其中所隱含的「神」格,是獨一而又複數的。與舊約「起初 神創造天地」的「神」(H430)無分。亦即聖父、聖子、聖靈(6:63),三而一的具體證明。(弗4:4~6)

總之,《約翰福音》筆下的基督,是充滿 神性的(神子),又是具有活生生之人性的(人子)。在那些與耶穌在世一同生活過,同時代的使徒人物已經一一去世的年代,唯有約翰的見證人身分,最具有說服力。

他在另一本書中說:「父差子作世人的救主;這是我們所看見且作見證的。(約壹4:14)

(茲整理一下他的見證的要點和特色)


耶穌基督就是這「道」
◎請注意,約翰在本書記錄下許多耶穌論到自己所說的話語(例如「我就是…, 我是...」),都是別的福音書所無,這方面也佔本書內容最大比例。

(牧者有聞某個信徒說道,人子耶穌是從死裡復活以後才成為 神。他這樣的看見,固然是見到了 神的羔羊、一位有血有肉的基督,然而並不夠充分。牧者建議這位信徒應該好好閱讀《約翰福音》,了解到從 父神那裡受差而來,「道成肉身」的基督的真像。)

這「道」太初與神同在
◎耶穌說:「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約5:17),耶穌論到自己的話語總是不離祂和父神的關係。父神始終與祂同在、交付祂一切權炳、賜給祂當說的一切話…。(可憾當祂說道:「我與父原為一。」(約10:30) 猶太人竟然拿起石頭要打他)。

◎甚至本書中獨記的七個神蹟(註四),其共通的地方,都和主耶穌話語發出的權能有關,顯然主耶穌的話語有能力,因為

道」就是神
這是作者想證明的地方。約翰選擇特記這些神蹟,以證明主耶穌基督就是與父神合一、無違無偽的這「道」 (約1:12, 20:30~31)。信其言、其名(註五),便可得生。(約14:13-14)
(基督=救世主;耶穌=主是拯救。相關經文請查考《路1:30~32》《太1:21~23》)

「道」成肉身
-這肉身道,不是自我主張的道,而是出於父神,又活在順服「父神」的裡面。耶穌說:「父是比我大的」(約14:28)。因此基督道成肉身,是在向人顯出神子的屬性。亦即「彼為 神,亦為人」的神性與人性。(救世軍人應熟悉這一信仰,即是在《救世軍基本信仰》第四條中所宣告的。註六) 其二性合一的獨特,本是始祖當初受造的形象,但是從 神那裏降世的基督,將之表彰得舉世無雙,無與倫比。

基督的神性與人性,是不可分割的,(如他所活出的見證),一者在天,一者在地;一為父的屬性,一為子的屬性;不但自天而降賜,又是在地如在天。(與父合而為一)。(約3:12-13)
這在他教導門徒的〈主禱文〉的開頭 (太6:9-10),已經啟發基督徒,並為自己做了自白式的表達。

◆〈福音書〉也在這裡,為我們畢竟其功:
在《馬太福音》當中,作者講論到「天國」(在 神的國裡的)權能,已為我們指出了惟「父神」有的權炳 (太24:36, 25:13)

但在《約翰福音》當中作者講論「道」,則為我們見證了「父神」的「愛子」與祂同性、同德、同權、同榮的屬性。(約5:21,26,30、6:38、12:45、17:5)
(這一信仰,即是在《救世軍基本信仰》第三條中所宣告的。註七)


所以貫通《約翰福音》全書的要旨亦即在證明,這「道」是「父神」的「道」;藉神的獨生愛子基督所彰顯出來;是古今一貫的 創世之道 (約1:1~3, 13:3)生命之道 (6:35)救亡拯溺之道天神與人間和好之道討神喜悅之道蒙恩赦罪與救贖之道(3:16, 8:24)、生命之道…通往上帝那裡的永生之道(14:6)

所以,耶穌基督從 神那裏降世,「道成肉身」與人來往,是證明了「神愛世人(約3:16, 約壹4:10)。尤其「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

祂不但為此「愛」而虛己、屈己為公僕,又是多麼信實地照著在〈舊約〉中給祂子民的應許 (申18:15,18, 徒3:22~26)。也因為祂道成肉身,甘願為世人捨己、成為代罪羔羊,以祂的聖潔無暇,而能夠成為所有人向上帝的贖罪祭。並留下世人當順服「神」、無與倫比的、可效法的典範。

一位曾經極力迫害基督徒,自稱無用的自己是個大罪魁的保羅,因信耶穌悔改後把基督甘願捨己的生命屬性活畫在身上,他在《聖經》上作見證:「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 神的兒子(基督)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加2:20)

這「道」是世界的主宰,耶穌自言:「父愛子,已將萬有交在祂手裡」,這句話不是未來式。我們在書首 (約3:35)、書中 (約13:3)、或書末 (約21:21~23)皆可發現,(包括審判天地的權炳,約5:22,12:48)。無論在天上或地上,這是祂永恆不移的主權。在祂的榮耀中 (約17:1,2,5),雖然其權炳在萬民和萬有之上,但祂的愛(真理)與恩典也是十分豐滿 (約1:16)

祂來宣告和應許: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3:16)


「道」的奧秘廣被萬有,讀者若有心於真正認識永生的 神子基督,雖深入精髓地讀過以上,直到最後一章,仍意猶未盡,這是作者意料中的事。

約翰在本書為這一永恆之道的救主,做完了他細心的見證分享之後,所留給讀者的結尾似乎是意猶未盡,也無法說盡的 (21:24~25)

是故當然,有關於此「道」,並非這裡所言就是全部的義理了。牧者只是將個人研經所得分享,簡要舉出一般人皆可以理解的地方。有心鑽研此「道」者,應當認真閱讀這本書。

要讀懂本書,讀者需要細細閱讀,用心體會。除非這裡滿足了你在諸多疑惑中尋求的答案。不然牧者建議無妨可到基督教書房參觀看看,在那裡尚可找到許多論到此「道」的解經書。

然而無論其他的書上或有云云申論如何,上述所言,即是《聖經》的寫作者,不否定地欲對古人或今人讀者而言,最直接而基本的義理了。


附註:

註一:《創1:1》有所謂「起初」,《約1:1》有所謂「太初」,它們到底是指創造初始、或創造之前,學者們按文意有不同看法。若查核聖經譯本,對於在創造的時間點之前、之後,〈和合本 CUV〉在用字遣詞上刻意以「太初」、「起初」做一區分。(但英譯本〈NIV、KJV、ASV〉等等則一律用"in the biginning")。一般也將它們視為等同。但其實,若查考字義《創1:1》和《約1:1》這二字固然同義,惟在檢視各自章段的文理時可得知,作者所謂「起初」是意在「太初」(約1:1) 之後;"起初" 指創造初始。"太初" 指更早,是宇宙萬物被造以前。(參見 彼前1:20, 弗3:11)。

註二:筆者是根據原文,直譯這句「昔在、今在、以後要來的全能者。」(啟1:8) 中文《和合本聖經》原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若仔細對照原文字義,「以後永在」這幾個字是令人懷疑的字句。敏感的讀者對於本節的這句,對照基督論應會感到怪怪。
論到主耶穌的神性與永恆性,先知和使徒書信中都宣稱「從亙古到永遠」,怎會祂自己的宣稱竟是「以後永在」呢? (另見《啟1:4》也相同) 。尤其它說主是「以後永在的全能者」,這就更不可思議了!?!?
其實,這是中文版聖經的錯譯或用字不精確的例子之一,筆者特別查考「以後永在」原文字義(G2064) 是那「要來臨者」。因此中譯「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這句應譯作「是昔在、今在、且快來臨的這位」(讀者也可參見英文版例如):
〈KJV〉" from him which is, and which was, and which is to come;"
〈YLT〉" from Him who is, and who was, and who is coming,"
〈NET〉" from “he who is,”and who was, and who is still to come,"
這字(G2064)在《聖經》中出現多處,根據其後接的語氣詞,語意會有分別。本節是 G2064+G5740(語氣詞) 在〈新約〉26節當中出現,其中唯有《啟1:4,8, 4:8》三節在〈和合本〉中被錯譯作「以後永在」。(啟11:17 漏譯了這幾個字,原因可能根據不同抄本有關,例如比較英文版〈KJV〉和〈ASV〉)。

註三:在基督徒口中或常人,有關於世界「末日」(或末了)和「末時」的語法和看法,時常令人混淆。但它們二者在《聖經》中其實有著十分清晰的分別。「末時」是指審判之時候、時期、時日。「末日」是指不可能再復原的結局。例如:挪亞造方舟與洪水時期是一種「末時」,洪水過後,世界已經丕變,它宣告一個初創(始祖)的世代的「末日」,和一個新世界的開始(更新)。同理,在基督裡面所預告的「末時」是一個世界受審判的時期,這時期當中可能充滿罪罰般的苦難、煉獄般的禍患、大災難,但照 神的計畫和先知之預言,在末時的事終,總是引入復興的新天地。(參見太19:28)。所以世界沒有 Ending,這是某些傳道人的看法。但是光拿這個看法尚嫌粗略不足,還有一個要點 - 必須世人是住在那位「昔在,今在,以後要來臨的」基督的愛裡面,或說活在信基督的世界與祂所應許永生的盼望之中, No Ending 才有可能。反之,「末日」是屬於鬼魔和抵擋基督的不信者,他們的結局就是被主離棄、被投入永死的火湖裡,再也沒有翻身機會面見主神,尋求主恩。(參見太13:49)。所以在罪惡世界「末日」是會來到的。這樣說,讀者您是否明白呢?
我們可以相信「末時」是主來審判世界的日子,直到最後必有一個「復興之日」留給義人,並有一個「末日」是 要留給屬於鬼魔之道的。
(有關於這個真理更進一步,且待牧者另文論證說明)。


註四:關於《約翰福音》當中記載的神蹟,有稱七個神蹟,也有稱八個神蹟。因有些解經書將21:1「叫門徒下網得魚」的事件,列入本書第八個神蹟,但在學者當中關於「神蹟」,有不同的看法。學界持嚴謹的態度者是以「超自然現象」來論,但普通的態度凡皆以耶穌的權能表現來論。
例如這八件事(神蹟)都被視為與耶穌發出有權能的話語有關係。但在牧者本文中,是持七個神蹟之較嚴謹的態度看法,認為那所謂「第八個」神蹟,其實應是復活的主在其托付使命之前用以教導心中仍然膽怯的門徒「順從祂話語而行必有所獲」的一個事件而已。
門徒果真遵命去「下網捕魚」而有滿船收穫,可謂門訓的一部份。這是 神的恩賜,而非超自然現象。復活之耶穌的做法是為恢復門徒本色的事奉,不在證明或鼓勵要靠神蹟捕魚才會有收成。祂在向門徒證明「救主」的權炳無所不知、掌管一切 (3:35),順從主言(這「道」),事情的結果就會不一樣。
這才是成全了真道又復活且在升天之前的主,要留給門徒的重要訊息和目的。尤其祂這是 recalled 之前,先知所說(申18:15),和父神豈不也表示過了的,「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太17:5)

註五:舊約先知預言過「到那時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番3:9,珥2:32,徒2:21,羅10:13),主耶穌對門徒說過可以奉祂的名求。(約16:26, 14:13~14)。當人呼求「耶穌基督!」或「耶穌救我!」亦即在呼喊「 神的聖子世人的救星!」或「救主救我!」。

註六:救世軍基本信仰第三條:
「我們相信 神為三位一體,即聖父、聖子、聖靈;同性、同德、同權、同榮。」

註七:救世軍基本信仰第四條:
「我們相信在耶穌基督內,神人兩性聯合為一,所以彼為神,亦為人。」



~LSK


進一步閱讀: (請用滑鼠左鍵點一下主題字串直接連結) 
人類有信仰生活與敬天禮拜從何時開始?
「 基督耶穌」這名字有何意義?  
上帝為何那麼看重祂的話語?基督徒為什麼老是說讀聖經很重要?
何謂「說方言」?「說方言」的能力重要麼?
何謂「完全人」?人非聖賢,孰能符合聖經完人的要求?
耶和華為何要變亂他們的口音?
耶穌是救主自天降世,到底他生而為「神」或「人」?  
耶穌是從死裡復活之後,才成為 「神」的麼? 
基督徒不應該吸菸,但是可以喝酒麼?
上帝嗜酒麼?為何聖經多次提到「酒」?耶穌為何在迦拿變水為酒?

(除了文中引用者外,作者保留著作權利,引用或連結轉貼敬請取得同意並附上出處來源)

~ LSK
< 按 >


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何等恩友 What A Friend

作詞:Joseph Scriven
作曲:Barrie Gott
中譯:採用救世軍軍歌第 544首。
歌者:中央堂詩歌小組
司琴:梁佳恩姊妹
日期:2009-07-26 主日崇拜
提供:武又林弟兄主日崇拜現場個人v8側錄
編輯:LSK


何等恩友

何等恩友慈仁救主,當我罪孽擔我憂!
容我凡事憂喜甘苦,俱在耶穌恩座求!
恩惠平安屢屢丟失,又遇痛苦淚直流,
皆因多慮名利衣食,少在耶穌恩座求!

或受魔鬼誘惑試煉,或有苦難與惡仇,
仍勿絕望心必剛堅;多在耶穌恩座求。
誰像耶穌慈惠忠信?代分憂愁愛無休,
務要壯膽勇而前進;常在耶穌恩座求。

時而懦弱多有愁苦,事物紛繁且無謀,
全能救主是避難所;歡在耶穌恩座求。
親或輕我友或離我,財寶名利無存留;
唯一恆友極其穩妥,終在耶穌恩座求。




~ LSK
< 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