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歷代志上》1~9章 的族譜在講甚麼?

不知道你/妳有無這種經驗

一翻開《歷代志上》開頭那一段提起老祖宗不算短的族譜( 1~9 章)時,心裡面只感到一頭霧水。以後只要《聖經》讀到這裡,往往都是先跳過不說。

牧者切身記得年幼時,十有九次讀到這裡,若非跳過,興趣也早已去掉了大半。若不想要跳過,硬是要讀完它,也是讀假的。

(不信的話),請讓團契中的每個人來讀讀看,(以慎終追遠的心情,每人讀一節),讀來除了有一種族繁不及備載的感覺,一點味道也沒有。

想到這裏,牧者頗感同身受地說,在《聖經》中最冷門的地方,除了大家已公認的《但以理書》後半段、《啟示錄》等先知預言書,還有《歷代志上》的族譜這部分呢。而且有機會來個公投的話,很難不相信其結果會得到一個「無出其右」。

到底這份已算久遠、脈系牽連龐大的族譜,有甚麼重要性呢?
又為何被放在《聖經》裡? 你/妳也懷疑過麼?

哦!嗯。(忘光了!)

其實,這一份族譜先天上對人類有很重要的價值。不但希伯來人、以色列人、猶太人要看重它;任何讀者、信徒也都要弄懂它。畢竟想想看,如果上帝對它寶貝到不能丟掉它,我們卻老愛到此就來個跳掉,(不理會),那真令人遺憾。

話到如今,(作為一個牧者),要奉勸過去是這樣讀經的人,莫再「跳」開了!
(牧者也要盡一點心力吧),不如今天就面對它。

那麼以下就讓牧者來服務大家,為作一個有益的說明吧!

(請打開《聖經》)


要讀得懂《歷代志上》的族譜,有其方法。(否則若非一頭霧水,也會走入五里霧中)。

為了做幫助,牧者先經過細心研讀找到一個方法:
一、先理解這本書寫作的背景。
二、按照族譜中的段落列出一份主題清單。
三、思想寫作者的這份清單排列的意義。

(下來做個分解。)


一、先理解這本書寫作的背景

熟悉歷史書的讀者知道《歷代志上、下》是在亡國被擄後寫成的,當時在波斯帝國中稱霸的塞魯士(古列)王因為受耶和華的恩德感召,忽然下令選民返回聖城恢復敬拜耶和華。而那些歸回故土 (注意, 不是復國) 的百姓回到故土後的任務是要重建聖城、恢復敬拜耶和華的聖事,尤其是聖殿為敬拜中心的信仰。

這是亡國被擄七十年後的事。世代交替,返回聖城的餘民若非家園不再便是人事已非。甚至語言文化、生活習慣與先民不盡相同。故土也不可能是原住民保留地,故而住在這塊祖地的餘民和外人來往常有軒輊。
許多重要文化遺產也已經蕩然,要使信仰生活能夠正常恢復所需的心靈重建,後繼也有困難。是故在餘民進行聖殿重建的過程當中,不但有硬體的建設要克服(譬如修建聖城聖殿),還有重要的一環便是文化尋根、信仰傳承。

《歷代志》這部書可以說便是在這樣的需求下寫成,應運而生。 (其實論到《聖經》又何嘗不是呢)
書中開首的族譜,是一部人類信仰起源史、聖民建國史、信仰興衰見證史。承先啟後地,為要幫助返回的餘民與後代世人能夠記念、了解到:

選民和 神不可分的立約關係 - 我們為何回到這裡,
信仰的根由 - 我們為何要敬拜耶和華,
文化的本源 - 我們為何要信奉聖經的要求來過生活。

所以我們閱讀的時候,當可以循著背景的這種目的理由去思索。

既然《歷代志上 1~9 章的族譜》乃事關信仰本源之族譜,那它當然就一定要從最根源處寫起。

這一份族譜記載自從 亞當~尼希米 時代,(寫於被擄後歸回耶路撒冷之時期)。
大概由於異地生活、時間久遠,有些人名的寫法已見不同(參見1:6,7,17、2:6,13,52、8:34、9:40、3:5拔書亞即拔示巴、...)

餘民得以歸回故土的原因主要是 神有應許(代下36:21~23),又古列王下詔餘民回到耶路撒冷,目的為敬拜耶和華。餘民是為此得以回到原來之信仰出發點,恢復敬拜中心、傳承選民與聖殿事工。

由此讀起,在本書開頭的族譜內容段落一路而下的安排中,必可發現,明顯與耶和華信仰和建造聖殿有關:

二、試著按照族譜中的段落,列出一份與傳承耶和華信仰有關係的主題清單

始祖之歷代1章1節 -亞當~塞特~以挪士
(這是最早以耶和華信仰自居的人類。
(在以挪士之時,人開始以耶和華之名求告上天。創4:25~26)
(宜注意,它排除了該隱的後裔。創4:16)

虔誠人之歷代1章2~4節 -洪水前-以挪士~挪亞與三子
(洪水以前敬畏耶和華之虔誠人血脈)

先祖之歷代:1章2節~2章2節 -洪水後-挪亞三子~閃系~亞伯拉罕~雅各眾子
(這是在洪水之後為傳承信仰而領受應許之地、要成為耶和華之祭司國度的以色列先祖由來)

先民之歷代2章 -猶大
(在應許之地首功, 並佔領耶路撒冷之先祖原民,參見 《士1:1~9, 書15:63》)

創辦人之歷代3章-大衛~所羅門 (好比國父以降)
(立國後,大衛完全攻佔了耶路撒冷並在此制定宗教制度,其子所羅門建立聖殿敬拜中心)
(參見《士1:21, 撒下5:6》)

宗教制度之歷代(全國性的信仰)
4章-南地聖京-猶大、西緬
5章-河東掠地-呂便、迦得、半個瑪拿西
6章-聖工人員-利未
7章-河西北方-以薩迦~亞設
(注意這段自有宗教制度以來,在全國被奉行/遍及應許之地)
(它是從宗教與政治中心、大衛寶座或宗教聖地「敬拜中心」坐落處為首寫起,然後由東至西;從太陽出來之地到日落之處)

餘民之歷代(有關於住在耶路撒冷之本民和餘民)
8章-耶京本民/近鄰-便雅憫人
(照分地,耶路撒冷原屬便雅憫分地《書18:28》,城南欣嫩子谷乃是猶大北界《書15:8》)
9章-歸返聖地聖城/猶大人 + 4支派 (利未人、便雅憫人、以法蓮人、瑪拿西人)


有關以上,按不同讀者所理解的主題清單很可能不同。
例如,以下也是另一份清單:

第一章 始祖的歷代 - 從始祖亞當到亞伯拉罕 - 承受應許者- (選召時期)
第二章 先祖的歷代 - 從雅各眾子到猶大眾子 - 承受應許之地者- (立國時期)
第三章 大君的歷代 - 從大衛到其子所羅門 - 承受統治國位與建殿者- (建殿時期)(黃金時期)
第四章 族長的歷代 - 從猶大到便雅憫之眾子 - 世居治理之裔民 -(王國時期)

第七章
第八章 原民之歷代 - 耶路撒冷及附近地區原住民 - 聖京屬地之原民 - (原民時期)
第九章 餘民之歷代 - 被擄後歸回耶城故土之族民 - 重修聖城恢復聖殿制度之民 (餘民時期)


三、思想寫作者的這份清單排列的意義

不論主題如何,從以上清單完整地從始祖寫到餘民,於焉可見,《歷代志》的族譜 是關係耶和華信仰有史以來一脈傳承的族譜。

有心查考本書者會發現,在這份族譜之後,本書的歷史完全注重以聖殿為中心的大衛王朝,(即使在王國分裂時期除小部分有必要,不提以掃羅為代表的以色列國)。可見這部書與聖殿的關連。再者,
《歷代志上》是以 耶和華信仰之民為始,結束在大衛 預備建殿
《歷代志下》是以 所羅門建造聖殿為始,結束在餘民 重建聖殿

聖經之目的豈不明矣。


然而牧者要提醒讀者,讀完本書,不應以為上帝很在乎人手用金銀土石所建造的殿宇。(代下36:15)
上帝其實在乎的是以祂名立約的地方。(正如這聖殿當初奉獻而建的原因)
尤其是與祂立約的關係,有祂居中的會眾 - 教會 - 人的集合 - 信心的共同體。

對此保羅也有相同之見呢 -
林前3:16 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頭嗎?
林前3:17 若有人毀壞神的殿,神必要毀壞那人;因為神的殿是聖的,這殿就是你們。

讓我們查看一下百姓與 神立約, 神應許與民同住的聖殿,雖時有被異類信仰毀壞,卻因 神的信實慈愛,在偏差中訓誨管教,在仇敵前施恩拯救,與民的關係方不至斷絕。歷史告訴我們,即使人造的殿會傾覆,若人肯悔改,無不可以得著心殿的恢復。(註1)

(你曾經在自己的心中與 神有立約麼,若你偏差, 神也會以同樣的看重,定睛在你身上,管教修造)

因此就這一份族譜而言,不但對餘民有深遠意義,(用以證實耶和華之信實,或用以證明以色列消長與存亡關鍵,以鼓勵信心,傳承信念。希望後世記取、恆憶毋忘;或感戴上主聖恩,切莫辜負偏離。)

它在對人類見證那位從起初的獨一真神。宣告這是正統的、唯一、當信奉不移的傳統信仰。

此外也在詔告世人,基督教或耶和華信仰其實不是一般有心人所謂「排他的」信仰(註2),而是堪稱人類原始的、獨一虔誠的信仰。

畢竟這位宣稱統管宇宙萬有、全能的上帝,並沒有把異教徒置之不理,或歧視地隔絕他們在祂福音救贖之外。

這個道理,相信那些原本被擄、逗留外邦異教之國,後來能夠返回聖城故土的餘民,也會同意的。



附註

註1:
現在請讀者再回看一下前述有關《歷代志上》《歷代志下》在建殿方面的關聯,全部的訊息,可作為有關於基督與教會的預表。
《代上》在反映耶和華預備聖民為其居所(聖殿);向來無改。
《代下》回應以 神揀選一位 "智慧之子" (基督表記) 進行建殿,此後雖有因罪毀壞者但靠 神恩應許,在毫無可能中得以恢復重建。

註2:
「排他」意指唯我獨尊,不容許別人共存。事實上,耶和華信仰本是最原始而獨一的。以祂這般強有力的地位,其它那些在祂以後新興虛無的宗教,都只有「排祂」才能夠生存。因此,異端、邪教、假宗教、敵基督,這類組織裡面,一定會見到這類與 「祂」不合的屬性。


~LSK


進一步閱讀: (請用滑鼠左鍵點一下主題字串直接連結)

~ LSK
< 按 >